第一次坐著陌生路線的公車去迪化街,從酒泉街上車,
問了司機,讓我們在最靠近目的地的永樂國小下了車。
單憑著方向感,隨性地轉彎進了甘州街,一下子就看見要買涼水的排隊人龍。


呷二嘴?我在進店鋪之前還是個沒聽過這間涼水老店盛名的鄉民呢。
後來網路上查詢後,才知道原本呷二嘴是在路邊攤賣了50年的老字號。


夏天賣的菜單只有一樣米苔目加粉粿,一碗盛惠$35大洋。加大紅豆另加5元。
我們是誤打誤撞看到這間老店,室外37度的高溫催促著我們快進入店內享用一碗沁涼的涼水。
等我們坐下沒有多久,外面開始排了更長的人龍。


店鋪的裝潢很有趣,彷彿引人掉入台灣80年代的巷弄街景。
那篇大紅色的木板門,兩旁灰色的碎石柱就像以前陳媽媽家的老房子。
兩排低矮房舍中間,就是跟鄰居小朋友們玩橡皮筋跳高,跳房子,過五關的巷弄啊!多麼令人懷念。
店家甚至讓地板呈現當初還是路邊攤時的紅磚道與斑馬線。
復古再添一筆趣味感。


一大碗透明白色粉粿+米苔目。
湯匙當然要是這種歷久不衰款,舀起糖水入喉,甘甜不膩,解暑良方!


粗細不均的米苔目與不規則大小的粉粿表示絕對手工製造。
米苔目有好棒的QQ口感,然後一大口吃下粉粿實在很過癮。


再ZOOM IN近一點讓大家看看這樣的美味,
有沒有垂涎欲滴地讓人想把它們吃進嘴裡啊!
我們大約下午3點來到,大紅豆已經賣光,呷二嘴營業時間是9點-17點,賣完為止,吃不到的下次請早。
逢週一公休。
呷二嘴地圖


吃完涼水往迪化街前進,從民生西路轉進迪化街。
時間機器繼續往後倒轉...
迪化街大稻埕商圈是從1850年代開始成為南北貨,布匹,中藥,茶葉等貨品集散中心,
日治時代開始一度改名為永樂町。
由於是商業繁榮之地,所有富商便將當時富麗的巴洛克風格建築一一在商圈內建造起來。
延傳至今,迪化街還保留許多古老建築供後人欣賞。


這個午后,霞海城隍廟仍然香火鼎盛。
永樂市場雖然假日休息,但一樓賣杏仁綠豆露小攤,還是擠滿甘願排隊一嚐美味的人潮。


我們在市場邊的椅子上,吹著涼風,吃著可口油粿跟臭豆腐。
餵飽我們的胃袋後,提著迪化街日式食品小店買來的戰利品,
(從前沒有City Super這樣的日系超市出現前,只要有機會來迪化街我都會到日式小店去搜刮零食)
再跟布市外麥芽阿伯買了麥芽餅後,才結束這次隨意散步小旅程。
偶爾來個不在計畫裡的巷弄小探險,也是會有美好的意外發生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iel艾瑞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