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派樂地」(parody)的原始語意,指涉一種特殊的藝術模擬手法,諸如從詩歌、戲劇、美術、音樂…等原有所本之處,歪改出另一套具有諧仿、詼諧、諷刺、搞笑、滑稽、甚至惡搞意味的異類創作。
「派樂地」的戲法源自人類天性,是人類集體自我治療、自我安慰、以及自我反省的一帖良藥;也因此,「派樂地」型的藝術創作,是全球化時代最便於人類交流分享、相互參照的文化內容。當今世界,具有派樂地精神的藝術創造者不勝枚舉,本展覽試圖從眾多的亞洲藝術家中做一個選樣,除了兼顧文化的多元性及地區代表性,更重要的是,探討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一種「派樂地」精神。
「派樂地」的藝術創作,不同於單純「發洩性的惡搞」,而是試圖在看似輕鬆、簡單容易(Simple)的玩笑中注入複雜、多層的深意,是蓄意地借助模仿、扮裝、拼貼、滑稽等手段,戲謔地描述一種現象、或暗諷某種對象。「派樂地」風的作品,技術面看似簡單容易,其實內涵微妙、豐富、高超到了一種藝術的化境。簡言之,派樂地是創意的惡搞、高段的無厘頭、刻意的白爛、有意義的瞎!
以上資料截自當代藝術館官網展覽簡介。


上面貼完學術面的介紹之後,以下則由我個人提出粗略的見解。
日前不斷從電視新聞或者廣告裡聽到"派樂地"這個名字,讓人非常好奇且挑起我的興趣。
查詢到展覽地及超便宜的票價,於是上月底來了一趟培養文青氣息的參觀。
門票很特別,上面放了一個整人玩具裡最普遍也是最經典的放屁袋!
是的,就是放屁袋。
門票這麼KUSO也簡單的將參觀者帶進派樂地的精神裡,
誰說門票就一定該有它制式的規格?派樂地的門票好有創新與創意。


展覽大堂放了派樂地精神的主題說明。


從天使甘地的翅膀下左轉走進派樂地裡。

導覽說明:
赫瑞•多諾,印尼
<天使甘地>玻璃纖維、壓克力、收音機、金屬
1960年出生雅加達的赫瑞•多諾,是聞名國際的印尼藝術家,
多元跨界的創作,除了汲取爪哇傳統的音樂、舞蹈和皮影戲,
也融入西方現代的卡通和政治人物,而發展成風格多變的繪畫、行動、雕塑和裝置。
多諾擅長以怪異卻熟悉的組裝形象,來諷刺、省思我們所面對的現實社會和生存處境。
<天使甘地>即是將印度聖者甘地的形象,轉化成擁有白色翅膀的天使,寓意了反暴力、反殖民的內心渴望。


導覽說明:
陳擎耀,台灣
,攝影輸出/雷射相紙
台灣青年藝術家陳擎耀,以一系列挪用日本次文化流行的扮裝攝影作品出道和聞名,
基於手工仿作的全套服裝道具,和以自己為主角的集體扮裝演出,
陳擎耀陸續從街頭大頭貼、日本電視古裝劇、同人誌文化,
和中國古代的科技百科《天工開物》中吸收元素和靈感,
發展出了一套以惡搞、誤置、重新演繹原典為主軸的「二次創作」路線,
和一種時空錯亂文化混雜的個人藝術風格。
本次參展的 系列,是陳擎耀今年紐約駐村期間所完成的新作。
他延續先前對於全球移民文化的關注與探討,
以仿家族群像的拍攝手法,借用當地中國、日本、韓國及義大利等異國料理的餐廳為場景,
進行一場跨文化族群和血統身份的扮演;
事實上 , 系列所呼應的也正是一種以飲食消費為起點的「異/假」文化想像。


系列中其中一副作品,最讓我驚訝的點是這男人居然擠出像女人的乳溝。
是不是很有佛朗明哥女人的韻味啊?


這是上述作者的另一個展覽作品<張飛戰岳飛.泡泡滿天飛>
展間裡設置了一台可以拍大頭貼的電腦,選擇想要的圖像一起入鏡再輸入自己的EMAIL,回到家就可以收到成品了。
也將展覽的方式拓展成跟人群產生了互動,很好玩的。

我在<什麼人養什麼狗的看板裡面,走完展場路線後還有一間販賣週邊商品的區域,
裡面有兩塊板子讓我們拍的不亦樂乎,真是超有趣的。

導覽說明:
陳擎耀,台灣
<什麼人養什麼狗>,攝影輸出/雷射相紙
互動裝置的<什麼人養什麼狗>系列作品,
同樣以藝術家及其友人扮裝入鏡的手法,持續玩弄著既定的文化符號,甚至是自己的作品,
從中嫁接出一本正經、引人發噱的樣板化肖像照。
作品中人和狗都以極認真講究,卻還是不太體面的裝扮呈現;
當觀眾從作品前方走過,活靈活現、賊爾兮兮的兩對眼珠會跟著人轉,增添了與觀者對話的戲劇效果。


先前就看到這位女畫家親自前來參與的採訪新聞,
一長相可愛的小女生卻以自娛的方式將臉孔比喻成蠑螈,
她說用自誤的方式不僅不傷害別人還能讓自己跟讓別人快樂呢。
這張大張的自畫像就是她在森林裡睡著了,可愛的動物們都悄悄的在她身邊圍繞。

導覽說明:
松井若菜,日本
<從森林來>,油彩/畫布
今年才25歲的日本女畫家松井若菜,於就讀大學預備學校時,
即因贏得村上隆主辦的「藝祭(Geisai)」第六屆金獎,而迅速在日本藝壇嶄露頭角。
松井若菜本身是個可愛、討喜的小女生,
但她總喜歡在畫裡醜化自己,以極盡惡搞的方式,創造出一種讓人看過就不會忘記的自畫像,
她藉此自我娛樂,並引發觀眾的會心一笑。
畫中的她可能掉進森林泥淖裡,只露出兩個朝天的豬鼻孔掙扎呼吸,
卻又一副很開心、極享受的奇怪表情;
其他怪樣如仰頭口吐泡沫、瞇眼猛打呵欠、流著鼻水猙獰吶喊等,
誇張而千奇百怪的臉部表情,都成為這位藝術家詼諧搞怪的視覺語彙。
松井若菜的自畫系列,拋棄傳統肖像畫的身份或地位表徵,
由拼貼毫不相關的圖像素材,如其最愛的水棲蠑螈、波斯菊、蘑菇或浮游生物等。
藉由拆解原始文本並加入個人詮釋,
松井若菜從周遭生活、真實物件中轉化出派樂地式無厘頭、自我嘲弄的語言,
大幅拓寬了肖像畫的各種可能性。



這些人赤祼祼的陳列在展間,看的人不害羞只會噗刺一笑,這就就達到了派樂地其中的目的。

導覽說明:
藍鼻子,俄國
<赤裸的真相 二十七>,攝影作品
俄羅斯著名的「藍鼻子」藝術團體,成立於1999年,
是由絲拉法‧密辛(Viacheslav Mizin)與亞力山大‧沙布魯夫(Alexander Shaburov)二人所組成,
他們以幽默惡搞的行為藝術為主,堅持依循俄羅斯當代藝術的美學戰略,
採取滑稽嘲弄的藝術手法批判政治及大眾媒體,傳遞出鮮明的本土民族性格。
藍鼻子的代表作<赤裸的真相>系列,透過動態錄像和平面攝影方式,結合虛構的場景和搞笑的演出。
一幕幕有如俄羅斯普通家庭的客廳場景中,入鏡演出的卻是2-3位赤裸男女,
擺出各種曖昧、帶有性暗示的肢體動作;唯一明顯可辨的是,他們臉上拼貼的公眾人物形象面具。


不用說明太多,大家應該都認識這三位主角。
「藍鼻子」調侃了不同時代中,因為媒體推播而廣為人知的政客、明星乃至宗教人物,
包括電影《哈利波特》中的男女主角、
帶有女性特徵的美國總統布希、蘇聯共黨頭子史達林與列寧、
德國狂人希特勒,以及左擁希拉蕊右抱萊斯的賓拉登等等。
這些戲謔的低級模仿趣味,以裝腔作勢的正經,或狂歡無忌的輕浮,
逐一揭開影像傳媒、虛假政治背後的真實,也適時滿足了觀眾個人的想像快感。




除了畫面的意象所想傳達的語言之外,這展間裡的用色對比很強烈,
突顯的不止是畫本身,還有它想傳達意念的濃烈慾望。

導覽說明:
廖堉安,台灣
<虛擬的戴髮練習>,壓克力顏料、畫布
偏愛卡漫趣味風格的台灣藝術家廖堉安,擅長以戲謔、角色模擬的手段,
創造出介於人與動物之間的變體「自畫像」,這些圖像扁平、色彩鮮明的自畫像,
類比了一種多重人格分裂、內心流動不定的「我」,
這也是個人面對自身、他人與大環境時,所產生的一種喃喃自語式的派樂地行為和藝術想像,
突顯的是疏離、矛盾、渴望、尷尬的生存情境。如<無言的愛戀>、<憤怒的小短裙>等,即是以失語或發洩式的極端情緒,來探討人際、物我關係中的不對等或失衡狀態。
本次展出的<虛擬的戴髮練習.系列新作,延續鳥人的複合形象,實踐著一種似是而非、虛擬生活型態的練習。
人扮動物、動物擬人的層層偽裝,呈現了人與動物之間似相互依存又曖昧難分的關係;
人類因社會化而不得不的虛偽,為符合大眾期待而產生的強迫症狀等,正是這個作品系列質疑、嘲弄的對象。



展間裡有一支沖涼用的蓮蓮頭,我們也自己派樂地了起來。
瞬間,讓它成為Rocker嘶吼時所用的麥克風。


出了紅色展間來到綠色展間,跟世界知名的重大影響者來個對話式的合照吧!

導覽說明:
修正版,俄國
<喬托‧迪‧邦多納-你的最愛系列>,雷射輸出

俄羅斯藝術團體「修正版」於2005年成立,由安德烈.杜瑞卡(Andrei Dureika)等五人共同組成,
名稱援用了俄國文學家果戈里(Nikolai Gogol)的劇作《欽差大臣(Revizor)》而來;
同時也點出他們有意「修正」藝術史的創作路線。
「修正版」深受西方藝術史流派和擺拍攝影的啟發,
擅長從古典藝術的形式、內容中照見當代藝術的理念,
他們熟練地運用Photoshop 軟體,製作精細而複雜的影像合成作品。
在《你的最愛》系列中,他們以一種虛構的科學化手法,
自行訂定如權威、書卷氣、粗野狂放等特質的評分標準,
從史上聞名的近二百位藝術家中,遴選出二十一位被認定為具有重大影響的開創者;
以他們的形象及作品風格作為聯想基礎,對歷史文本發動惡搞式、主觀性的重新詮釋。
在這些作品中,「修正版」將喬托、達文西、杜象、培根等古今藝術大師的自畫像,
經由真人扮演再加上電腦修繪,成為半人半獸,雙眼直視、臉色奇異的長毛生物。
強烈的視覺張力結合細膩的處理手法,賦予影像詭譎而神祕、野蠻和文明的衝突趣味,
也突顯了俄羅斯派樂地藝術的戲仿特長。


這個展間裡的作品殺了很多人的記憶體。
人們拿著單眼或者傻瓜對著焦不斷想將牠們的可愛記憶下來,卻也將牠們衝突的意象給一併裝載了。


導覽說明:
兒嶋サコ,日本
<在大椅子上2>,複合媒材
1976年生於京都,東京市立藝術學院畢業的児嶋サコ(Sako Kojima),
跨足雕塑、表演、攝影和繪畫領域,為日本新一代備受肯定的藝術家,
她對現代社會中的人類精神狀態-無論是疲倦、傷心或失去理智的徵候-都深感興趣。
在早年的表演作品中,Sako常將自己擬動物化為一隻倉鼠,
披著鼠頭罩、啃著木屑,乍看非常獨特且惹人憐愛,
但慢慢卻表現出一種諷刺,可以關聯到人類切身痛苦與悲傷的情感經驗。
本次展出的一系列迷你裝置作品,是工具類現成物、手工絨毛娃娃、和樹脂或大理石小雕塑的超現實組合。
這類作品初看讓人覺得「非常可愛」,
再仔細觀察這些「可愛」的藝術物件,則會發現許多異於常理的組合:
如被綁架在華麗座椅上的二隻小栗鼠;
夾在朽木和女性屍體之間的雞蛋,
或遊戲於冰冷夾具中的小動物群…,
它們正像怪異的小劇場,接力上演著一連串殘酷、受虐的視覺戲碼。



另如201展間的<我可以孤獨 2>,眼神溫馴的小綿羊,
以不尋常的造型和姿態,回頭舔拭自己紅腫的屁眼,
此作集美麗純潔與愚蠢可笑於一身,將自我診療與自我迷戀混為一體,是派樂地藝術的正宗典型。


我喜歡我拍的這張照片,來參觀的人一頭灰金色的染髮,好戲劇性的融合在這個場景中。

導覽說明:
王慶松,中國
<找樂>,雷射輸出
1966年生於黑龍江省的王慶松,是中國知名的當代攝影家。
一開始從事油畫創作,自1997年後,為充分捕捉快速變遷的社會現象,
轉向攝影和電腦影像合成創作,成為中國最早結合「豔俗」扮裝和數位合成的藝術家。
作品偏愛借古諷今,透過編導式的舞台和道具,挪用、參照中國的歷史典故和藝術脈絡,
表達他對當代消費文化、物質生活的體認和質疑。
作品〈找樂〉中的人物,以不中不西、廉價低俗的裝扮,諧擬了古人的享樂場景,
實際調侃的是物欲橫流、虛偽浮誇的資本主義社會現象。
而從育兒經驗中得到靈感的作品〈賣貨郎〉與〈學前班〉,
可視為王慶松以派樂地手法,針對下一代教育問題而提出的兩種反思-經由物品販賣者的角色,
反映出有形的消費流行對孩童成長的累積性影響;透過傳道授業者的演出,
影射無形的思想口號對於下一代滲透式感染。
單調而氾濫的影像、諧仿了商業蠱惑/麻痺人心的市場操弄。


 
又是一項互動式的展出方式,只要走過這個黃色區塊的地毯,投射出來的小人就會哀哀叫著。
好像自己變成來到小人國的巨人格列佛一樣,索性躺坐在地毯上,讓他們來攻擊我吧!


走進這最大的展間,迎面來的就是這些土黃色的恐龍們。

導覽說明:
赫瑞•多諾,印尼
<偽發展原型>,玻璃纖維、壓克力、收音機、金屬
以發出聲響的十組大型裝置,將世界各地獨裁者、軍政領袖的臉孔,
混搭在持有衝鋒槍的暴龍軀體上,直接而強烈地諷刺這些高高在上的決策者,
假發展之名,無限擴張個人權力的事實。



導覽說明:
阿顧思•蘇瓦吉,印尼
<傑夫•昆斯 國王與皇后>,金屬
1959年出生來自印尼當代藝術重鎮日惹的蘇瓦吉,是當前活躍於國際藝壇的東南亞藝術家,
他擅於引用西方1960、70年代表演/行為藝術的經典文件和照片,
透過水彩或油畫的方式,重現凝結在相紙中的演出人物。
作品涉及「攝影」所蘊含的雙重意義,一種將瞬間動態生命化為永恆記錄的死亡意象,
傳遞出蘇瓦吉作品對於生/死、存在/消亡的關注與思維。
1994年起,蘇瓦吉開始收藏骷髏,研究人體骨骼結構,
對他來說,「去除肉身之後,骷髏才是人類最共通的狀態」,
一系列倍受矚目的「骷髏」主題創作因而產生,
他用嘉年華式的手法戲謔地仿作藝術經典,調侃了人類可笑的生存狀態。
蘇瓦吉向女性身體藝術家及其夥伴致敬的〈潛能〉作品,將1980年代的行為紀錄照片,
轉換成背景有骷髏紋飾的手繪油畫;
另外諧仿當代藝術家傑夫‧昆斯(Jeff  Koon)金屬雕塑的作品,
結合了骷髏頭、米老鼠和皇冠這三種大眾熟悉的符號,用來嘲弄「媚俗」的藝術風格。



導覽說明:
楊納,中國
<有夢的美人魚>,油彩、畫布
生於重慶,畢業於四川美院油畫系的楊納,是中國80後世代的藝壇新秀
。嬌豔欲滴、豐唇亮眼,惹人愛憐的大頭娃娃形象,是她用畫筆開創出來的鮮明獨特標記。
不同於上一代藝術家所背負的沈重歷史使命、偉大時代信仰、或以藝術進行社政批判的言說策略,
楊納成長於經濟狂飆、市場開放的年代,更關注的是流行文化和消費時代對於個體的影響,
她的作品實際反映的也正是物質化的現實。


 
這是我個人覺得最有趣的,注意看一下這些遊行標語簡體字句裡面的文字。
女人挺好,婷美內衣?
常常歡笑,常常Mcdonald's?
真是笑倒我了...


原來低俗的影像仍然會吸引人駐足觀賞,5分20秒不算短的時間,
停留的人應該都在想著下一段會不會比上一段更低級吧!
我們也深陷其中。

導覽說明:
朱駿騰,台灣
<大奶特攻隊>,單頻道錄像裝置作品5分20秒
現今仍在倫敦遊學的朱駿騰,原為廣電系電影組的學生,
大學期間曾擔任多部短片導演與攝影師,近年開始轉向純藝術的創作。
在<大奶特攻隊>中,朱駿騰戲仿了一種將情色物化的誇大廣告類型,
透過低級搞笑和動漫性格的視覺語言,
以裝置形式混搭了賣場廣告和普普大師安迪.沃何的藝術展場,
加上一種單調而氾濫的影像、諧仿了商業蠱惑/麻痺人心的市場操弄。



原作品是這篇文章第一張照片,而這裡的呢,則是ariel我的派樂地作品。
wakakakakaka...

導覽說明:
埃•尼歐曼•米斯尼亞迪,印尼
<抱歉英雄,我忘了…>壓克力顏料、畫布
米斯尼亞迪除了曾赴印尼文化之都日惹(Yogyakarta)學習藝術,
本身也深受出生地峇里島在地傳統文化藝術的啟發。
他的近作基於個人對週遭社會及人類行為特徵的觀察,
從中開創出一種色彩鮮明、詼諧逗趣卻帶有嘲諷意味的強烈視覺畫風。
本次展出的作品,橫跨米斯尼亞迪2000-2008年間的創作,
他擅長以圖像加上漫畫的敘事對話形式,描繪出型體誇張、佔滿整個畫面的主角人物;
當中黝黑壯碩、臃腫變形的英雄角色,是其作品裡經常出現的內容,
這也包括了拳擊手、足球員等時下流行的運動人物。
他從大眾媒體擷取大家熟悉的超人、蝙蝠俠或運動員形象,
一方面藉助觀眾對這類角色的認同或崇拜,
另一方面透過俏皮、幽默的手法,將之改寫成肥胖、陷在馬桶中的囧英雄,徹底顛覆當今社會現象中的神話主義。

派樂地展覽在捷運中山站下車,位於長安東路上的當代藝術館展出。
想在無趣的生活當中尋求無厘頭的派樂地精神嗎?
展覽期間是08.22-10.25,只剩下一週的時間了。
要笑要快,50元就可以得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iel艾瑞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